系統公告
【有. 設計 uDesign 貼心提醒】
親愛的會員,為保障您的權益,帳戶使用安全,請記得定期更新會員密碼。
閱設計
【劉軒慈】隱藏的真實 設計的本心
2015/12/16 by DFUN
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簡稱DAE),曾被紐約時報譽為「全世界最好的設計學院」,全球學子前仆後繼地朝聖,來自台灣的設計新勢力劉軒慈也在浪頭上。2014年從DAE畢業,回台後成立藝文空間「邸家」,並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持續以荷式的抽象理論平衡台式務實的設計辦法,深化台灣設計之美。

劉軒慈,來自台灣的嬌小女生,頂著一頭俐落短髮,2014年畢業於知名設計學院DAE Contextual Design研究所,台灣人對DAE可能不認識, 對Contextual更是陌生,在中文裡沒有任何詞彙能夠完整解釋Contextual,而她將之視為極為抽象且難以表達的狀態,用設計師自我觀點出發,建築自己的社會觀、價值觀、哲學觀,將作品以充滿個人意志的形式表現。



或者說有哪個設計師有勇氣承認,一切設計的啟蒙都從「模仿」而來?作品「The Mold」以自主權為題,她思考自我的成長歷程,不論寫字、畫畫、書法都幾乎是以模仿開始,而台灣人也慣以這樣的模式學習。她將紙糊一層層疊在古典餐盤上,第一層還清晰可見餐盤的雕花痕跡,但在耐心地層層堆疊後,不僅刻痕模糊,作品也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用創作闡述「模仿」的過程,會因為思想、概念、觀點的改變,而形成另一種創作。

DAE所訓練的組織能力,在家具設計作品中可觀察出劉軒慈對此精準的掌握。燈飾作品「Hidden Truths」拆解燈具的構造,將被隱藏於燈飾造型底下的精髓:電線及LED燈泡變成Hidden Truths的主角,編織出如星空般無邪浪漫的燈網。「許多物件中最具功能性或關鍵性的部位,常常因為安全或美觀被掩蓋,就像是生命中許多痛苦,當下想掩飾或逃避,但其實那些痛苦,才是真正教導我們的部分。我們忽略痛苦本身的價值,就像忽略那些隱藏的功能件一般。」劉軒慈說。







解決問題及解決內心的問題

說到台灣與荷蘭的差異,她特別提到不同於台灣學院派「解決問題」的務實理論,荷蘭反而喜歡剖析思考、面對自己,藉由漫長的過程設計出實體的作品,先解決設計者內心的問題後,再內化設計的思想。如她印象作深刻的創作經驗「鏡子」,雖然它外觀不起眼,甚至沒有跟她到國外展出過,但卻是劉軒慈最喜歡的作品。「鏡子」是她為《挪威的森林》的男主角渡邊打造一個禮物,在小說中渡邊是一位在過去、現在、未來中拉扯徬徨的男人,在痛苦時,常做些無關緊要的瑣事舒緩焦躁情緒。劉軒慈因此製作了一面手持霧面銅鏡,若要看見自己必須從最小號數的砂紙一層一層地耐心的拋光,最終才能看見自己的容顏,希望渡邊在層層的研磨中,耐心審視自己。

畢業後,劉軒慈選擇回台,落腳新竹,並在成立多元藝文空間「邸家」,平時結合展覽及藝文活動,偶爾也辦辦小型的影展。他認為台灣美學的成長空間,需要從生活中自然的接觸,發掘更多的可能性,邸家成立目的單純抱持著分享好設計,好活動,好展覽的心,期望設計不在是大城市才有的活動,能夠切切實實的融入在地生活。



登入
如果您已是udn.com / udnfunlife.com會員,請輸入E-mail與密碼
E-mail / 手機號碼
密碼
驗證碼
為確保帳戶安全請重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