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精品 | 藍地白梅雙蝠耳茶布巾
藍地白梅雙蝠耳茶布巾,選自國立故宮博物院最受歡迎系列之一青花瓷器,清康熙時期–藍地白梅雙蝠耳瓶。選取中間白梅圖案作為商品開發的主視覺,經過設計師的細緻描繪,將文物的優雅風格完整呈現。同時,特別在包裝上開出蝠耳瓶身造型的簍空,使產品與文物高度連結。
海綿茶布巾是由德國製造、瑞典印製的環保潔淨布。超強吸水性與乾燥性,適合於泡茶時作為壺墊或茶巾使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也相當適合作為禮品贈送親友或外國友人。



典藏說明
藍地白梅雙蝠耳瓶
文物朝代:清朝
西元紀年:1662─1722
文物尺寸:高23.4公分 口徑8.8公分 底徑6.3公分
文物描述:瓶敞口,短頸,兩側對飾雙蝠耳。圓折肩,筒形長腹,近底處內收接圈足。器內施白釉,外表以鈷藍為地,間繪白梅兩株,花朵或含苞或綻放,相間佈滿枝頭。足壁及底施白釉,著地處露胎,底畫雙青圈。器表裝飾的藍地白梅花紋樣和日本永青文庫的「青花白梅紋瓶」相似,而器底以雙青圈為記,也和碗醮一號沈船出土例雷同。因永青文庫藏品和沈船出土物均定年為康熙朝,此品遂可比照視為燒製於康熙朝。象徵玉骨冰魂的冰梅紋,自明末清初以來已成為流行的紋樣,出現於各類型工藝品。至乾隆朝,透過《活計檔》記事,也得知乾隆三年(1738)、九年(1744)皇帝連續降旨在白紙橫批上畫冰裂紋,同時,乾隆朝製作的銅胎畫琺瑯器亦見以冰梅紋為飾者,而具體反映出冰梅紋仍然是乾隆朝認可的官樣紋飾。順此脈絡,當可理解皇帝選用作為巾箱本《御製詩初集》函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