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精品|富春山居圖絲巾(B款)
黃公望(1269-1354),為元朝江蘇常熟人,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大家」。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歷三、四年方完成《富春山居圖》,時黃氏八十二歲,是其傳世最重要作品。本絲巾採用100%SILK,取材於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卷
文物朝代:元朝(1279AD~1368AD)
文物尺寸:33cm x 639.9cm
文物形式:卷, 紙本設色
文物描述:黃公望(西元一二六九-一三五四年),富陽人。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癡道人,晚號井西道人。山水以董源為宗,為元四大家之冠,其晚年山水巨製《富春山居圖》長卷,描寫了杭州附近富春江兩岸初秋時節的優美景色。起手畫坡陀沙磧,屋舍散聚,樹石掩映生趣。畫法先以淡墨勾皴,再用濃墨逐層醒破。用筆用墨,極盡變化,景致幽邃,為全卷中之最精謹處。稍後,江面漸寬,景往後移,山峰陡起,畫山用長皴,筆法流暢,自然生動,畫筆一轉,略於皴染的平坡與空曠的江面,向後平遠延伸,畫面由緊轉寬,頗得疏秀淡遠韻致。末尾繪平林沙渚,水村房舍,中有一峰突起,立於江岸之上,行筆快速施以長皴,點苔落墨,不加矯飾,天真灑然。
《富春山居圖》在近七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險遭火殉。明成化年間該圖卷一度被沈周收藏,明萬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年)歸於董其昌,董其昌又轉給浙江宜興收藏家吳之矩(正志),再傳其子吳洪裕(問卿)。吳洪裕於清順治七年(一六五O年)臨終之際,命家人將此圖投入火中,幸被其姪子吳子文救出此卷,之後該圖被一分為二。一九五六年《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徵集,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