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精品|故宮迷你毛公鼎
本品項創意來源自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西周晚期 毛公鼎。
毛公鼎是清代末年在陝西岐山出土的,銘文鑄在器腹內壁上,共有五百個字。毛公鼎聞名於世是因為它的銘文是存世銅器銘文中最長的一篇,銘文的語調文氣與尚書文侯之命很相似。鼎的器壁上簡單的紋飾和半圓球體的形制,配以獸形腿,反映出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作品。


西周 毛公鼎
文物朝代:西周晚期
文物尺寸: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徑47公分,重34.700公斤
文物形式:青銅
文物描述: 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最後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