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
【有. 設計 uDesign 貼心提醒】
親愛的會員,為保障您的權益,帳戶使用安全,請記得定期更新會員密碼。
閱設計
【Beauty born, not made 柳宗理回顧展】發現日本工業設計巨匠(上)
2015/08/05 by 綠建築家
「設計的最高目的,就是為了人類的用途。」-柳宗理

「柳宗理」,熟悉生活道具或是家具領域的讀者一定對這當代日本工業設計大師的作品或背景有所了解。深諳日本文化的台灣本地,也相當榮幸繼新加坡與香港之後,成為【Beauty born, not made 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回顧展】的第三站。

開幕當天是六月二十九日,同時也是柳宗理的百歲誕辰,對開場致詞的柳宗里長子、柳工業設計研究會執行長柳新一先生來說,能在父親生日當天在台灣開展,不但延續與台灣的緣分,更具備相當獨特的意義。

柳新一執行長表示,祖父柳宗悅曾經在一九四三年三、四月之間拜訪台灣,蒐集許多原住民的風俗文化與文物,後來這些藝術品也在「日本民藝館」不定期展出。柳宗悅先生對台灣民俗發展相當認同,而幼時住在日本民藝館附近的柳新一先生,就在充滿台灣民藝品的環境成長,加上因為工作關係來台灣超過三十次,這次在台灣的展覽就是依靠這樣的緣分而促成。

柳宗理大師的產品橫跨相當多產業,大至公共建築,小至為人所熟知的餐具,由於場地的限制無法全部展出非常可惜。雖說柳宗理橫設計跨許多業界、製造許多不同的產品,但不變的設計核心理念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可以便利使用的設計」。這是與現今流行的新型態設計宗旨,像是如何刺激民眾消費、鼓勵汰舊換新、大量生產的理念相違背。柳新一先生強調他的父親始終掛念在心的一句話就是:「不盲從流行,而是要超越流行」。這次的展覽中較新一點的產品都有十五、二十年的歷史,更舊的甚至經過五、六十年市場上的考驗,直到今天都還有不錯的銷售。柳宗理所說的「對抗流行」就是如此被驗證。

此外,柳新一執行長還提到柳宗理大師設計的另一個重點,也就是擷取民俗工藝品中「美的精髓」後,改變他的外觀來投注到產品內。但繼承傳統並不是從表面來看,柳宗理最念茲在茲的就是所謂的「習俗」(原本是日文中從德文來的外來語,翻譯成中文就是習俗),而實踐這樣的精神就是為了住在當地的居民生活去設計,用現代的語彙來解釋就是所謂的「本土化」。
柳新一執行長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可以激發台灣的設計師找出本地紮得很深的根、精神與美,進一步轉化成能夠永恆傳世的作品。



柳宗理作品導覽

接著由柳工業設計研究會的設計總監藤田光一先生簡單導覽會場作品,首先他讓大家的目光集中在最熟悉的象腳椅(1954年)與蝴蝶椅(1956年)這兩項經典家具當開場。象腳椅原本是設計在自己工坊使用,當年採用比較不環保的FRP材質(纖維強化塑膠),但在七十年代就停產。後來在2004年瑞士Vitra公司重新生產,就用上更環保的PP(聚丙烯)製作。而傳統使用在日式榻榻米上的蝴蝶椅原本只有三點接合,也因為在歐美大受歡迎,再度改良設計由四點接合,上面由螺絲接起,椅面下的中央位置有不鏽鋼柱加強支撐重量。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還展出由柳宗理大師設計的照明設備,包含單峰與雙峰燈罩兩種,以日本傳統的和紙製作。外型的概念來自燈籠,但唯一不同的是柳宗理利用圓柱體來支撐內部,而不是傳統燈籠所用的竹子。



藤田光一先生特別請求在場的觀眾一定要試試看「黑色木柄餐具系列」,希望藉由親自感受到特別的手感,來體驗柳宗理設計之奧妙。尤其這款前端是由不銹鋼打造,接合黑色樺木木柄兩種不同材質的設計,或許一開始會因為不銹鋼的重心在前而顯得沒那麼合手,但一旦習慣之後就能感受到那微妙的平衡,是相當值得推薦的柳宗理系列的單品。



您一定沒想到柳宗理也曾經設計過「鏡子」這麼居家的產品。材質是一般傳統佛壇所使用的木頭,但與一般鏡子外框由兩三片木頭接起的作法不同,而且職人們先將原木切成所要的形狀後直接塑形,是難度非常高的純手工技巧。



更多【柳宗理】展覽資訊與好設計

登入
如果您已是udn.com / udnfunlife.com會員,請輸入E-mail與密碼
E-mail / 手機號碼
密碼
驗證碼
為確保帳戶安全請重新登入